去中国学习!| 蔬菜种子里萌发出的三代中国梦

2025-08-11 11:29:5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芮嘉(Rijha Shree Maharjan

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学员,2024年9月—2025年7月赴中国西南科技大学学习。

图片
图片

梦想,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所有人的梦想都能够实现。有的人,梦想最终只停留在梦里,而我有幸成为了幸运的那一个,梦想成真。

在我们家,“到中国留学,学习中国文化”,是我们祖孙三代的同一个梦想。

种梦

爷爷的故事

我的爷爷那拉岩(Narayan Maharja)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喜欢农业,酷爱种菜。60年前,由中国政府帮助修建的环路正在建设中,爷爷的菜地离那儿很近。一天,一群中国人参观了爷爷的菜地,其中一个人叫范艾,是个翻译,跟爷爷聊了起来。这是爷爷第一次跟中国人面对面交谈,他特别开心。

范艾等人看到爷爷种的西蓝花绿油油的,非常喜人,就问爷爷是否可以向中国使馆提供一些尼泊尔的蔬菜种子,爷爷高兴地同意了。几天后,使馆打来电话,让爷爷带一些种子过去。爷爷兴冲冲地去了,带了三四种蔬菜种子,到了使馆,当他们准备付款时,爷爷拒绝了。爷爷提议大家可以彼此交换种子,双方都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一提议。

后来,爷爷得到了卷心菜、菜花、萝卜和大葱的种子。爷爷一回到家就立马种下了。等到收获时,地里长出的菜花格外硕大,远超寻常,爷爷兴奋极了。就这样,我的爷爷成了第一个在尼泊尔种植中国蔬菜的人。从那时起,中国的蔬菜逐渐丰富了尼泊尔人的餐桌。爷爷曾骄傲地对我说,他还是第一个在尼泊尔种莴笋的人。我的爷爷真伟大!

图片

爷爷当年种出的菜

随着与中国人接触得越来越多,爷爷开始学习中文,他逐渐可以慢慢地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后来,环路工程完成,爷爷的中国朋友们陆续离开了。爷爷有些伤感,好在他们已经成为好朋友,并彼此留下了联系方式。范艾走前,还介绍了使馆的其他人和爷爷联系,他们也会时不时交换蔬菜种子。

渐渐地,爷爷的心里萌发了一个梦想:去中国学习农业。虽然这个想法得到了范艾和大使馆的支持,但爷爷是当时家里唯一的男人,不得不更多地考虑照顾家庭。特别是接手农场的经营之后,加上当时他在古提担任重要职务,事情多得实在脱不开身。因为这些扛在肩上的责任,爷爷最终和这个机会失之交臂了。

①Guthi,尼泊尔的一种基层社会组织形态。人们将土地捐赠给古提,然后由古提成员们进行耕种,所产生的收益用于社区经济建设、维护寺庙、组织宗教文化生活等活动。

图片

爷爷和他的蔬菜大棚

爷爷很热爱中国,谈论中国和中国的农业技术总是滔滔不绝。爷爷还是一个很时髦的“老头儿”,他喜欢在YouTube上看李子柒和其他中国博主有关田园风光的视频捧着手机看起来就爱不释手。我跟爸爸都知道,爷爷从年轻时候起就一直梦想去中国。

2016年,爸爸终于带爷爷圆了这个梦。

这一年,爸爸带着爷爷和奶奶,我们一家一起去了中国。我们去了北京,爷爷既高兴又紧张,他参观了故宫、长城等许多知名的地方。尤其是在看到毛泽东乘坐的同款吉普车时,爷爷开心得像个孩子。他高兴的情绪也感染着我们。返程的时间很快到了,爷爷依依不舍,一个劲儿地说中国幅员辽阔,值得游览的地方还有很多。当时我就想:等我有足够的能力了,一定要带爷爷去中国所有他想去的地方。

图片

爷爷奶奶在北京

传梦

爸爸的故事

爷爷对中国的一往情深,对我的爸爸影响很大。爸爸还是一个小孩儿时,就常有中国人来我们家做客,带来很多中文图画书和故事书。爸爸总是兴味盎然地翻看它们,渐渐地,他也爱上了中国文化。

后来,爸爸的兴趣逐渐聚焦在针灸上,他总是阅读有关针灸的书籍。1990年,他开始学习中文,并得到了去中国学习针灸学的机会,可惜因为没有拿到奖学金,最终未能如愿。

爸爸总是喜欢尝试新事物,很快他又对中国的武术产生了兴趣,爱上了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的电影。于是,他开始学习太极拳,每天花很长时间练习,逐渐由痴迷的爱好者变成了小有名气的职业选手。

图片

爸爸在打太极拳

爸爸曾代表尼泊尔参加过许多国家队比赛,像南亚运动会、亚运会、武术锦标赛等等,获得了很多荣誉。2006年,爸爸从南亚运动会凯旋,我跟妈妈去接他。在机场,爸爸把他的银牌奖章给了我。那时我还很小,手里抓着那块奖牌,没有任何感觉。现在每每看到那张照片,我的心里都充满自豪和幸福——爸爸是我们家第一个飞出国门并给我们带来荣誉的人。我为有这样的爸爸感到自豪。

图片

2006年,妈妈和我在机场迎接爸爸

除了钟情太极拳,爸爸对中国的传统艺术也很喜爱。他收藏了许多中国的精美艺术品,并作为策划人多次在尼泊尔举办中国展览。在各种艺术展览中,他积累了越来越多对中国艺术文化的了解。我的爸爸就是这样,他用自己热爱的方式,为中尼两国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追梦

我的故事

我跟爸爸一样,在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小时候我就会说爸爸教我的中文问候语,会唱简单的中文歌。

我喜欢拉小提琴,从孩童时代就开始学习,后来中断了一段时间。但四年前我又重新拾起了琴弓,现在非常喜欢用小提琴演奏中国歌曲,优美的旋律袅袅不绝,萦绕在耳畔,常常让我沉浸其中,忘了“今夕是何年”。

我对中国音乐的喜爱甚至还影响了我的奶奶。奶奶跟爷爷不一样,她一开始对中文歌并不感兴趣,但自从我开始演奏中国歌曲,她竟然也渐渐开始喜欢了。我偶尔演奏其他风格的曲目时,奶奶就会说:“换了吧,还是中文歌好听!”我从未想过,原来中国音乐还能如此改变一个人。

2023年,我参加了“汉语桥”比赛,并做了题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的中文演讲。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种用中文表达的感觉。此后,我又参加了很多中文节目,并开始在节目上用小提琴演奏中国曲目。

我参加“汉语桥”比赛时,全家人都为我高兴。当我入选“尼泊尔优秀青年访华团”前往中国时,他们更是为我感到自豪。在中国期间,我的内心激动不已,特别是在西藏的布达拉宫看到尺尊公主的塑像,并欣赏了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后,有一句话从我的心底涌出:中国,我的爱!

②吐蕃时期的尼婆罗公主。尼婆罗为7世纪前后存在于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古代王国。

图片

我作为“尼泊尔优秀青年”代表团一员访问西藏大学

现在的我是一名大学一年级学生,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着明晰的目标——去中国学习考古学!爸爸和爷爷都很支持我的选择。

去中国学习,是我们一家三代人的夙愿。我的梦想已经变成美丽的现实!

图片

我在西南科技大学

图片

投稿方式

 

“孔院故事会”栏目邀请全球孔院的学员、教师、院长、合作院校等分享自己与孔院、与中文的故事,如人物故事、海外见闻、个人经历、重要事件等。如您有相关的真实故事,可以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至admin@kzxy.edu.kg,我们将甄选优秀稿件择期发布。

注:请以邮件附件的形式投稿,邮件主题注明【孔院故事会】+【稿件名称】,同时需附作者简介作者个人照片、与内容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若干(图片一般不少于3张)。所有图片及视频请提供高清源文件,单独打包附在邮件中。

欢迎大家投稿!

联系方式
地址: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电话: 86-10-63240618
传真: 86-10-63240616
邮编: 100083
邮箱: admin@kzxy.edu.kg
社交媒体
返回顶部